close
展名:慕夏大展-新藝術烏托邦Alphonse Mucha – Art Nouveau & Utopia
日期:2011年09月24日至2012年02月05日(週一、除夕、年初一休館)
時間:09:30 – 17:30 (17:00以後現場停止售票與入場)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101~103展覽室(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
服務信箱:service@muchaart.com.tw
祥瀧售票/服務專線:0800-890-688 或 02-28337060 或 02-28337075 傳真:02-28337055
慕夏大展-新藝術烏托邦
慕夏的作品真的是~美呆了!!!
每一幅都是裝飾藝術。每一幅都好好看。
「本次展出捷克新藝術大師慕夏(Alphonse Mucha,1860~1939)178組件的作品。1900年巴黎萬國博覽會,是「新藝術」(Art Nouveau)的鼎盛時期,它涵蓋繪畫、海報、建築、家具、工藝、設計…等範圍,是全球性的藝術風潮,而慕夏正是這個歐洲裝飾風格的卓越代表人。新藝術時代注重生活美學,不只對於建築設計有所要求,更有意要將日常生活用品的造形提高到藝術的境界。
慕夏作品構圖綿密,通常充滿花卉及其他植物,瀰漫著繁複、寓意深奧而象徵性的結構圖案;筆下的女性充滿流水般的線條,美麗柔媚,色彩鮮豔和諧。當參觀本展時,您將不難發現,慕夏除了開啟商業設計深入生活的風潮,也是百年前文創美學的先驅者,他結合了攝影與歷史元素,以彰顯主題人物的獨創風格,對於現今的動漫角色設計也影響甚深。」
.展期:2011/06/11-2011/09/12
.地點: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圖書文獻大樓一樓特展區(週一不休館,全年無休)
.票價:全票250元 / 學生票、敬老票220元
.定時導覽:週一至週五10:30 / 14:30‧週六及週日10:30 / 14:30 / 15:30
.官網:http://www.npm.gov.tw/zh-tw/visiting/exhibit/exhibit_04.htm?docno=745
售票處

Skoda 牆:四連作《藝術》※JC1015@PIXNET小兔快來吃紅蘿蔔系列之舞蹈
舞蹈 1898年
石版彩色印刷
60 x 38公分
在歌頌藝術的系列中,慕夏摒棄使用諸如鵝毛筆、樂器或繪畫材料等固有的標誌。
相對地他為了強調自然之美具有創意靈感,於是賦予每一種藝術一個自然的背景,使之與一天中的不同時段相串聯﹕舞蹈是因晨間微風飛舞的落葉﹔繪畫是正午陽光照耀的一枝花﹔詩歌是傍晚星辰升起的鄉間沉思﹔音樂是月兒出生的鳥鳴。

入口:綺思
綺思 1897年
彩色石版畫 72 x 55公分
慕夏經常使用的圓形在此畫中佔據了整個背景,圓中填入的是以花為主題的裝飾物。在以「夢想」為題的版本中,色調較為協調、和諧而細緻。那夢樣的金紅髮少女頭綴花飾,穿著繡有華麗圖樣與美麗繁複褶袖的露肩長袍,手中正翻閱著書刊,顯得雍容華貴、古典優雅、氣質非凡。

入口:波西米亞之歌
波西米亞之歌 1923年
油彩、畫布 100 x 138公分
這幅畫,慕夏用一貫的象徵手法,以女性們悠然自得的神情,還有往遠方飛走的小鳥,來描述殖民已遠離。

紀念商品區:四連作《寶石》系列※JC1015@PIXNET小兔快來吃紅蘿蔔(紫水晶、紅寶石、黃玉、祖母綠)、黃道十二宮
紫水晶 1900年
彩色石版畫 110 x 48公分
畫中少女頭戴花飾,包繞在鳶尾花叢中。鳶尾花是「雅諾婆」藝術的象徵花,也令人聯想起紫水晶。畫中女郎舉起雙手撥弄頭髮的姿態,是慕夏最喜愛的姿勢之一,因為這樣一來,他便可打破前額正面的呆板安排,與身軀取得對稱均衡,而且縮小手肘的深度而直指向觀眾。
紅寶石
彩色石版畫 110 x 48公分
黃玉 1900年
彩色石版畫 110 x 48公分
畫面中溫暖的金黃色調,襯出「黃玉」的主題。畫中女郎那夢樣般的迷人眼神,露背斜倚、雙手拖腮的動人模樣,便是慕夏對「黃玉」的詮釋。
祖母綠 1900年
彩色石版畫 110 x 48公分
也許是為了向人們揭示這種寶石不吉利的魔力吧,慕夏將碧眼女子所靠的,畫成了一隻恐怖的獸頭;在她的頭頂上,一條蛇正昂首挺立,而其它的蛇圖案則互相盤繞在中景的鑲嵌格子中。她的身前配置有桉樹。在慕夏的眼中,視祖母綠為一種神秘而且相當危險、具威脅性的寶石,才會在此畫中添加蛇、獸頭等來營造神秘恐怖的氣氛。那獸頭則是來自他家中的一把有把手的椅子。
黃道十二宮 1896年
彩色石版畫 66 x 48公分
這位頭戴拜占庭風格豪華王冠狀髮飾的女子,側臉美麗,廣受歡迎,因此,此畫至少已被製作成九個版本。畫中她那漂亮的臉型,迷人的眼睛,並在她誘人的捲曲金髮上,綴飾各式美麗特別的寶石、圖案,以及胸際那串美麗的項鍊,都令人印象深刻。其次是女性像上的典型粗黑輪廓線,包括臉型、珠寶及髮型,都以黑線條勾勒再上色的格式化處理,以及畫面上方兩側以自然主義式的筆法生動逼真地描繪葉簇、及其根鬚、枝枒的轉變、曲繞裝飾圖案等。幾種畫法的巧妙結合,極為有趣的製造了畫中精緻絕妙的張力。最後是他畫中構圖與色彩形成一整體的和諧流暢。


大頭貼:戀人
戀人

百合聖母、※JC1015@PIXNET小兔快來吃紅蘿蔔拜占庭風格頭飾:金髮
百合聖母 1905年
油彩﹑帆布 247 x 182公分
這幅畫中的小女孩,和 慕夏七年後才誕生的女兒賈洛絲拉娃(Jarosl ava)童年時長得一模一樣。也就是說,慕夏在十幾年前,就可以畫出當時未出世女兒童年的樣子,不得不令人嘖嘖稱奇。
約翰‧慕夏(慕夏的孫子)指出,當初把畫折起來的是他的父親,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房子太小,高二點四公尺、寬一點七公尺的百合聖母無法完全掛在家中;二是因為他父親與他姑姑、也就是神似畫中小女孩者不和,所以才把畫折起來。沒想到這個秘密被日本人發現,還當成驚喜送給他父親,這幅畫才得以真面目示人。
拜占庭風格頭飾:金髮 1897年

故宮寄物處旁的宣傳物:※JC1015@PIXNET小兔快來吃紅蘿蔔四連作《藝術》系列之舞蹈
舞蹈 1898年
石版彩色印刷
60 x 38公分
在歌頌藝術的系列中,慕夏摒棄使用諸如鵝毛筆、樂器或繪畫材料等固有的標誌。
相對地他為了強調自然之美具有創意靈感,於是賦予每一種藝術一個自然的背景,使之與一天中的不同時段相串聯﹕舞蹈是因晨間微風飛舞的落葉﹔繪畫是正午陽光照耀的一枝花﹔詩歌是傍晚星辰升起的鄉間沉思﹔音樂是月兒出生的鳥鳴。


紀念章:遠方的公主、※JC1015@PIXNET小兔快來吃紅蘿蔔黃道十二宮
遠方的公主 1897年
黃道十二宮 1896年
彩色石版畫 66 x 48公分
這位頭戴拜占庭風格豪華王冠狀髮飾的女子,側臉美麗,廣受歡迎,因此,此畫至少已被製作成九個版本。畫中她那漂亮的臉型,迷人的眼睛,並在她誘人的捲曲金髮上,綴飾各式美麗特別的寶石、圖案,以及胸際那串美麗的項鍊,都令人印象深刻。其次是女性像上的典型粗黑輪廓線,包括臉型、珠寶及髮型,都以黑線條勾勒再上色的格式化處理,以及畫面上方兩側以自然主義式的筆法生動逼真地描繪葉簇、及其根鬚、枝枒的轉變、曲繞裝飾圖案等。幾種畫法的巧妙結合,極為有趣的製造了畫中精緻絕妙的張力。最後是他畫中構圖與色彩形成一整體的和諧流暢。

明信片(聽說可以免費索取,一組有六張,不知道現在去拿還有沒有)


摩納哥‧蒙地卡羅、完美的單車
摩納哥‧蒙地卡羅 1897年
彩色石版印刷 110.5 x 76.5公分
這是為P.L.M.(巴黎-里昂-地中海)鐵路公司所作的廣告,以「春回地中海沿岸」作為題材。背景中的風景極為格式化的鮮花與海洋背後隱約可辨。可以說花海中的「漩渦」隱喻急馳列車的車輪。普羅旺斯之美,慕夏在畫中以被眾多的八仙花、紫丁香等圍繞而感到驚訝驚嘆的美麗少女來呈現。
完美的單車 1902年
彩色石版印刷 53 x 35公分

書籤(在 7-11 拿的,每一家的圖案都不一樣,我目前只收集到兩款。網路上找不到詳細資訊,店家有的會重複,有的已經發完了)

戲劇海報:風信子公主、吉絲夢妲(成名作)
風信子公主 1911年
石版彩色印刷
125.5 x 83.5公分
這張在布拉格印製的海報﹐是拉迪斯拉夫諾瓦克Ladislav Novak與奧斯卡聶德包爾Oscar Nedbal合著的芭蕾舞劇風信子公主的宣傳品。
這齣結合芭蕾舞與默劇的戲,敘述一個有關一位鐵匠夢見自己的女兒竟是被巫師綁架的落難公主的神話故事。當紅的女伶安度拉?賽德拉訏可娃Andula Sedlaskoa領銜主演第一女主角,畫像中上的她目不轉睛﹐睜著一雙冰清水靈的碧眼﹐主導了整個海報畫面。
慕夏將心型﹑鐵匠的工具﹑一頂后冠以及巫師的法器融為一體﹐既是裝飾也作為芭蕾劇劇情的指涉。風信子的圖形貫穿著整幅設計,從長袍的花邊到精緻的銀飾,還有公主手中握著的圓形器材,不一而足串 。
吉絲夢妲 1894年(詳)
石版彩色印刷
216 x 74.2公分
就是靠這張海報,慕夏一舉成名。有關這張海報創作過程的故事,可謂已經晉升傳奇的範疇,而缺乏想像力的論者,說明事實細節時總是語焉不詳。無疑地,慕夏本人則確信是在命運眷寵的巧妙安排之下,種種狀況才造就他有幸創作這張海報的契機。
慕夏設計的吉絲夢妲海報﹐將為海報史掀起了一場革命。修長而窄的畫幅﹐細膩的粉嫩色彩﹐以及幾近等身大小的人物﹐在靜止流露出尊貴與莊嚴﹐可謂推陳出新﹐效果驚人。這張海報大受巴黎民眾歡迎﹐一時一張難求﹐以至於有意收藏者不得不出盡下策﹐不然就賄賂海報張貼工人﹐要不便選在夜深人靜時﹐摸黑外出用剃刀把海報直接從廣告板上偷割下來。


小插曲:話說同伴也寄了張明信片回家給自己,過幾天明信片被他老婆收到,可是上面竟然貼了一張不知明母女的照片(黏得很死,扒都扒不掉),老婆當然覺得奇怪了,你怎麼在台北跟她不認識的人一起去看展覽,而且還是一對母女(展覽現場有電子照相以及拍大頭貼服務)。還好解釋過後,老婆相信是誤會,不然就要鬧家庭革命了,那多冤枉啊!當然,那張明信片也就報銷了!
參觀完慕夏展,接著又去參觀「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四大畫家之一黃公望(1269-1354)晚年的精心傑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上曠世名蹟。此圖畫風遠承五代董源、巨然,近師趙孟頫,發展以書法入畫,抒情寫意的文人畫精神,創造水墨畫新境界,並影響明清以後山水畫的創作,在中國文人畫傳統中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價值。
〈富春山居圖〉作於元順宗至正十年庚寅(1350),時黃公望82歲,流傳至清世祖順治七年庚寅(1650),收藏者雲起樓主人吳洪裕(問卿)臨終之際,以此卷火殉,幸經家人救出,因火毀損而分為兩段。前一段〈剩山圖〉橫51.4公分,今為浙江省博物館的重要收藏;後一段六紙,橫636.9公分,於清高宗乾隆十一年(1746)入藏內府,今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級畫作。三百六十餘年間,兩段原蹟不曾在同一地展出,本次特展商得浙江省博物館同意出借〈剩山圖〉來台,兩卷瑰寶得以合併展出,重現〈富春山居圖〉的原貌,觀眾可以藉此對此幅傑作有完整的認識。
本次特展,分為一、二兩期,第一期除了同時展出〈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與無用師卷外,另規劃「黃公望的書畫珍蹟」、「富春山居圖臨仿本」、「黃公望的師承與交遊」等單元,第二期為「明清時期黃公望的影響」及「黃公望傳稱作品」等單元。為充實展覽內容,向大陸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以及台北私人收藏,商借黃公望其他傳世書畫遺蹟及〈富春山居圖〉臨仿本,共同參與展出,以呈現黃公望藝術及其影響的全貌,提供觀眾對於黃公望及〈富春山居圖〉所啟發的文人畫精神有更深刻的認識。」
.展期:2011/06/02-2011/09/05
.地點: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正館 210, 212 陳列室
.票價:全票160元 / 學生票80元
.官網:http://www.npm.gov.tw/exh100/fuchun/index.html
想看合併後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與無用師卷原版,要先排隊30~60分鐘,然後踏進畫作展區,也只能驚鴻一瞥該曠世名作的風采(約5~10分鐘)。沒辦法,緊接後面落落長的排隊人潮太多了,※JC1015@PIXNET小兔快來吃紅蘿蔔很難容許你佇足欣賞(拿了導覽回家過過癮也好~XD)!不過,其他作品你就可以愛看多久就看多久,想研究多仔細就多仔細。另外有一幅互動作品,主辦單位提供了一把扇子,只要在畫作前拿著扇子對畫作搧,畫中就會有動靜。我原本想製造一場大風暴,不過看來是我多想了~XD。

最後別忘了去一樓看「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圖」。
這是故宮以及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的出口章, 慕夏大展的章我也有蓋,可是沒馬上拍下來,過一下子就糊掉了,圖案應該就是慕夏的簽名吧。

小插曲:有一位女性參觀者,在排隊參觀完〈富春山居圖〉,又到對面看完臨仿本之後,透過遊說保全人員想試圖不排隊就直接進入再看一遍。可想而知當然不行,打破了遊戲規則,※JC1015@PIXNET小兔快來吃紅蘿蔔那所有人是不是都不用遵守了。不過,那位參觀者完全只考慮自己的立場,跟保全以及後來被連絡來的館方人員盧了好久,雙方僵持不下的過程中只見她越講越激動,最後竟然衝了進去,而且來來回回看得好自由愜意,館方似乎也拿她沒轍,因為該參觀者看起來不僅情緒跟行為都已經完全失控,怕場面鬧大了難看吧!後續不知道有沒有處理,總而言之,還真的讓人看得很傻眼,話說回來,我也好想再進去看一次~XD。
▷ 看看現在有什麼展覽... Go!
▷ 看更多展覽心得文章... Go!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