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是清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聖祖福臨三代帝王的皇宮,是大清王朝草創與興起時期主要的政治和軍事中心,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的尊貴地位。
清入關後遷都北京,瀋陽故宮成為皇帝東巡祭祖之地。從康熙開始,先後有四位皇帝十次東巡(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在這
駐蹕(帝王出巡時,沿途停留暫住)。各類皇室珍寶,包含滿、蒙、藏各族均有收藏,並且源源不斷地從北京送到這裡貯藏,因此瀋陽故宮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列清代皇家三大寶庫。
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
※ 官網網址:
http://qing.ishow.gmg.tw/
Facebook 粉絲專頁:
http://zh-tw.facebook.com/nmhexhibition
「大清盛世展」在歷史博物館開展,努爾哈赤、皇太極、孝莊皇后(大玉兒/莊妃)、順治(福臨)、康熙(玄燁)、雍正(胤禛)、乾隆(弘曆)等
清初六王一后的畫像文物齊亮相,帶領觀眾揭開大清燦爛盛世的秘密。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文物數萬件,此展共展出一百廿四件展品,分為「滿族的崛起」、「白山黑水的戰士」、「后妃佳麗風華」、「君臨天下」、「宮廷御用雅賞」等五大主題。二○○六年瀋陽故宮邀集專家從兩萬多件院藏中挑出的「十大鎮院之寶」,其中九件都在此展出;唯一沒來的,是一座重達三千多公斤的銅鐘。
除了展出宮廷藝品文物,清朝宮廷畫家(義大利籍)郎世寧、「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翬和王原祁的作品也在其中。
※ 展期及地點:(
展覽資訊|
優惠資訊|
抽獎活動)
展覽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
展覽日期:2011年1月29日至5月1日 (除夕休館一日。星期一及國定假日照常開放參觀)
每日開放參觀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18︰00止
售票時間︰展期間每日10︰00-17︰30於展區入口售票亭
每日定時導覽:上午11︰00、下午15︰00兩場
※ 金傳媒會員優惠價$190元:
http://qing.ishow.gmg.tw/memberspecial/memberspecial.html
即日起金傳媒會員可享「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全票與學生票190元優惠 (原價全票250元、學生票200元) ,每人限購四張。限本人以現金購買,列印出的憑證需收回,不可與其他優惠合併使用,不另贈紀念商品。 (本優惠僅限於現場購票使用)
※ 部落格文章募集活動:
http://qing.ishow.gmg.tw/Blog/
2011/01/29 – 2011/05/03 活動期間於您的部落格中發表一篇觀展心得,並進入活動網址按「我要分享」,填寫分享表單後送出,與更多網友分享。活動結束後將從參與網友當中抽出20名,贈送精美禮品一份。
※ 持大清展門票免費多看歷史博物館三展:
http://qing.ishow.gmg.tw/promotion_detail.php?article_sr=84
在參觀歷史博物館三展的同時,還一併參觀了現場另外三個展覽。(詳文末)
【參觀心得筆記】
我的入場卷是張很漂亮的請柬:八旗甲冑、清太祖努爾哈赤馬上得天下、清太宗皇太極御用腰刀。

依路標箭頭指示往右手邊前進, 現場外頭拉警戒線分成兩條通道,一個是往購票處(沒走到這裡所以沒看到Q版的親子共學單... Q.Q),一個是直達展場入口。
皇太極策馬入主中原,我單腳一跨神往六王一后的世界。
左手邊是戶外活動舞台(可以和人卡照像)以及展場出口(紀念商品以及紀念章)。
歷史博物館4月號DM(孝莊皇太后坐像圖)、紀念章(Q版的皇太極~ ^^)、抽獎卡(清太祖努爾哈赤馬上得天下)、大清盛世文物展DM(這個DM提供的資訊滿詳細的,記得要拿)。

這次展覽真的太棒了,展品相當豐富多元,而且因為有聽現場導覽感覺收穫更多,像小學生上課一樣,認真聆聽導覽員生動的講述每件展品蘊藏的學問以及隱含的故事,看展變得更加有趣了,不再只是走馬看花。參觀的時候感覺歷史都鮮活了起來,心中的千頭萬緒,文字實在無法表達我內心感動的千萬分之一啊~~~。
十大鎮館之寶(圖片來源
自 qing.ishow.gmg.tw 官網):
1.清太祖努爾哈赤御用寶劍、
2.清太宗皇太極御用腰刀、
3.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
4.後金天命年鑄雲板、
5.金代交龍鈕大鐘(自 blog.udn.com/zhuzhu 部落格)、
6.清郎世寧《設色竹蔭西狑圖軸》、
7.清王翬等人繪制的《設色康熙南巡圖卷》、
※JC1015@PIXNET 小兔快來吃紅蘿蔔8.清雍正款青花紅龍大盤(自 www.chinese.cn 網站)、
9.清乾隆款嵌琺琅纏枝花卉缽以及
10.清乾隆御筆「紫氣東來」金漆趕珠龍紋匾。








大清五寶(圖片來源
自 www.epochtimes.com 網站):
1.康熙南巡圖、2.黑緞嵌點翠鳳戲牡丹女帽、3.努爾哈赤玉寶、4.雍正鬥彩龍鳳大盤與5.松鶴圖。

※JC1015@PIXNET 小兔快來吃紅蘿蔔

十大明星展品(圖片來源
自 qing.ishow.gmg.tw 官網):
1.清太祖努爾哈赤御用寶劍、
2.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
3.乾隆帝弘曆大閱甲冑、
4.無款設色莊妃坐像圖軸、
5.石青緞彩繡平金龍女朝褂、
6.透雕金漆寶座(附腳踏)、
7.明黃芝麻紗彩繡平金龍袍、
※JC1015@PIXNET 小兔快來吃紅蘿蔔8.清郎世寧《設色竹蔭西狑圖軸》、
9.乾隆款粉彩多穆壺以及
10.清乾隆款嵌琺琅纏枝花卉缽。








由於展場不能拍照,我盡量把我現場所見所聞的訴諸文字分享給大家,一些說來話長的典故及解說,我有找到相關網站有比較清楚完整的介紹,有興趣可以點連結過去看看!(註:以下未特別註明者,皆為官方提供的展場照片,點圖片可連結至來源網站)
1.導覽員依據年表解說清朝如何從部落發展到國家進而入主中原(清朝原名「大金」,因為明朝的「明」在五行上屬「火」--火剋金,所以改國號「大清」)。
瀋陽故宮整體是由清朝幾代皇帝分批建成。展覽中見到的第一件展品就是瀋陽故宮主體建築「大政殿」的銅雕模型,由瀋陽藝術家按比例仿造--是一座八角重簷亭式建築,也像是八旗兵作戰和狩獵時搭起的帳篷。「大政殿」是瀋陽故宮最早建成的大殿。(
瀋陽故宮平面圖)

(圖片來源:新華網)
2.表列
八旗兵制的制度沿革。(最小單位叫「牛彔」,編制三百人為一牛彔,統領叫「牛彔額真」)
領旗貝勒、旗主
↓
固山額真(後稱都統)
編制:五甲喇
↓
甲喇額真(後稱參領)
編制:五牛彔 + 左右梅勒額真(後稱副都統)
↓
牛彔額真(後稱佐領)
編制:三百人※JC1015@PIXNET 小兔快來吃紅蘿蔔
3.清朝從馬上得天下,所以第一個文物櫥窗內就是一匹鐵製戰馬(太酷了~),上面配戴御用銅製鑲龍紋圖案「仗馬鞍」,旁邊還有一支御用「玉把纏線馬鞭」,以及一把「努爾哈赤御用寶劍」--根據明萬曆二十三年明朝廷曾敕封努爾哈赤為龍虎將軍一事,有關專家學者推斷該劍即為明朝所授“龍虎將軍劍”。
4.八旗甲冑、八旗旗幟、乾隆大閱甲冑。八旗原本為黃、紅、白、藍四旗,分別以黃旗、紅旗、白旗、藍旗為標誌;擴大為八旗後,原四旗冠上「正」(如正黃旗),後四旗在旗幟上鑲紅邊(紅旗則是鑲白邊),名稱冠以「鑲」(如鑲白旗)。
5.
龍紋信牌(像喜餅那麼大一個,連續劇中看到的相對好小)、
寶印牌(跟免死金牌一樣的功用)、
後金天命年鑄雲板(報警用具,兩面下部中心均為圓形敲擊凸點,敲一下代表敵人有10人,敲兩下代表敵人有100人。官網的解說跟導覽員講的不一樣,這段解釋大家參考參考就好)、鑲銅嵌料螺號。
6.乾隆御用紅漆雕龍交椅、清乾隆御筆「
紫氣東來」金漆趕珠龍紋匾(乾隆皇帝書此匾額,用意是說大清國運起自東方,好運長久,永不衰竭)。
7.
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這張椅子,後來的皇帝不敢坐,都是拿來拜)、清太宗皇太極御用腰刀。
8.皇帝大閱鈚箭(御用的跟隨侍使用的箭造型不一樣,當中還有一支像惡魔叉非常特別)、順治帝福臨御用牛角弓、木托交槍(聽故事:乾隆與
馬戛爾尼的跪禮之爭)
※JC1015@PIXNET 小兔快來吃紅蘿蔔、腰刀、匕首、佩劍、弓矢。

(圖片來源:淡言居 @ 和訊博客)
9.愛新覺羅
玉牒(中國歷代皇族族谱稱為玉牒)、清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
玉寶(皇帝在世的大印叫玉璽,過世之後的大印叫玉寶)、孝莊文皇后玉寶及誥命(分別以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清朝以和親的手段和蒙古維持邦誼,所以皇帝都娶蒙古姑娘當皇后。並積極漢化達以漢制漢目的,常見滿、漢、蒙三體對照行文)、
孝莊皇太后坐像圖軸及翡翠飾品、點翠鳳戲牡丹女帽(從一種只比蜜蜂大一點的翠鳥身上取羽毛鑲嵌而成)。
10.崇政殿布置--金漆龍型透雕寶座、金漆雲龍屏風、念字行書雕雲龍銅字十言聯,以及各種掐絲琺瑯(琺瑯爐几)與漆器裝飾等。(這麼大的派頭,誰還不見著了皇帝趕緊跪地嗑頭大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m(_ _)m)
11.皇帝
龍袍(前後各繡有五條金龍,左右肩膀也各一條過肩金龍,加上皇帝本尊一條金龍,有九五之尊的含意。除了龍紋,還有十二章紋、五色雲紋、蝠紋、團壽文字...等紋樣,皆有其深層的含意,一件龍袍的學問真大)及家居服飾、鞋、帽。服飾雖採用漢族的圖樣,但仍然保有自己的形制:
馬掛、旗袍與馬蹄袖。
12.
后妃朝褂(皇后的朝掛跟皇帝的龍袍一樣也會有九條龍)及家居服飾、高腳鞋、帽盒、飾品、朝珠(朝珠每盤由一百零八顆圓珠串成。一盤圓珠分屬四份。在朝珠雨側還有三串十顆小珠,左二串,右一串)。
13.樂器(這裡講完,解說員突然說要離開,這才發現跟錯了團體的私人解說員,所以接下來的參觀只能自己參透了...)、御書房布置(這裡也很有看頭,我還滿愛桌上這些小玩意的:碧玉蔭山水雲插屏、黑漆描金壽字羊毫提鬥筆、雙龍紋國寶彩色圓形墨、乾隆款景泰藍印盒、掐絲琺瑯雲龍水丞、...)。
14.乾隆及清初四王山水畫(王時敏、王鑒、玉翬、王原祁):康熙南巡圖(共繪有十二卷,八國聯軍時遭劫,其他各卷如今散見於世界各大博物館,只剩下第二卷保存於瀋陽故宮)、
竹蔭西狑圖(雍正初年,義籍畫家郎世寧完成此圖,雍正隨即將畫賜予十三阿哥允祥,希望他看懂畫中深意。允祥一看就懂,在此畫右上角蓋上「怡親王寶」,
※JC1015@PIXNET 小兔快來吃紅蘿蔔表示自己視畫如寶,對皇帝永遠忠心。註:西狑是西洋獵犬之意,贈畫者希望收畫者能像獵犬一樣,對主人忠心耿耿)、松鶴圖、...。
15.宮廷用品:痰盂、
銀鍍金壽字火碗(御用涮涮鍋)、清乾隆款嵌琺琅纏枝花卉缽(用以貯物和陳設的大件琺瑯器)、掐絲琺瑯橢圓手爐(暖爐)、
掐絲琺瑯大冰箱。
康熙款黃地三彩紫綠龍盤、雍正鬥彩龍鳳大盤、
康熙青花人物故事棒槌瓶。九柄如意。乾隆款粉彩多穆壺(盛酥油的桶)。


16.山海關布景牆。
這裡是一個小小獨立的山海關布景牆。在這裡導覽員幫我們複習歷史課,讓我們鑑古知今才能永續發展。
【加碼參觀歷史博物館】
館內空間都是開放的,所以只要有展覽都可以晃進去參觀,一張票可以參觀這麼多展覽,真是佛心來著。以下依實際走訪路線列出:
*
端硯石品之美
展期:2011/03/18~2011/05/01
地點:
二樓精品長廊

端硯的鑑賞,可分為工藝之美與自然之美;前者如具有時代特徵的硯形或精湛的銘刻雕工,後者如優良的石質與珍貴的石品花紋。展場入口第一個展示的端硯是可以伸手進去觸摸的,摸起來的感覺相當光滑就像嬰兒肌膚般的觸感。這次雖以「石品花紋」為主題,但是每一方端硯的設計還是相當精緻,亦不乏雕工精美且富含意境的作品。
※JC1015@PIXNET 小兔快來吃紅蘿蔔
*
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記-于右任行草八聯屏
展期:2010/12/03 起~
地點:
二樓203展廳

于右任(1879-1964),精書法,尤擅草書,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去年到浙江參觀
蔣氏故居,入口有一座倣古城門,正面就有于右任先生所書的“武嶺”兩字。
*
「人巧勝天─齊白石書畫展」遼寧省博物館館藏精品
展期:2011/02/23~2011/05/08
地點:
二樓201展廳、203展廳

齊白石(1864-1957),中國近現代水墨繪畫大師。他的畫自成章法,人物、山水、花鳥、草蟲、蔬果、玩具都可入畫,但自有其獨特的格調,雖然有許多人認為他的繪畫技法簡單,而臨摹學習,但模仿不出他的格調。
*
館藏華夏文物展
展期:2006/06/23 起~
地點:
三樓301展廳、302展廳

我在歷史的洪流裡,總有一天也會被歷史的洪流淹沒,想想真的好可怕,這些文物在n*1000或n*100年後完整的留下來然後被挖掘出來了,那很久的將來某一天我會在哪裡呢?會不會又出現在博物館裡,依然是看展覽的那個?還是被展覽的那個!
*
田黃賦—百方田黃珍藏展
展期:2011/02/25~2011/04/17
地點:
四樓401展廳

田黃石其色澤溫潤可愛,肌理細密,自明清以來就視為「印石之王」。展品當中有一塊超大顆的九龍鈕方章,燈光美氣氛佳再透過放大鏡的放大暈染,看起來好像香濃可口的地瓜泥喔,真的好想拿起來咬一口~~~!
*
館藏章補展
展期:2011/02/15 起~
地點:
四樓長廊

章補又稱背胸、胸背,或補子,是一塊正方形的織繡綢子,或織或繡在明清官服的前後胸位置,做為官員品級區分的徽誌。文武官員各依一品至九品而有不同的徽誌,文官用的是禽鳥,分別是:仙鶴、錦雞、孔雀、鴛鴦、白鷴、鷺鷥、鸂鷘、鵪鶉、藍雀;武官用的是猛獸,分別是:麒麟、獅、豹、虎、熊、彪、犀牛(七、八品)、海馬。而御史、按察史等司法官員概以獬豸為徽誌。
※JC1015@PIXNET 小兔快來吃紅蘿蔔
清代章補沿承明代之制,但同中有異,清代官員穿的是對襟官服,故前邊的章補往往對分為二,不似明代,前後胸均為一整塊。且明代章補較大,約40公分;清代則約30公分。明代以素色為多,底子大抵是紅色,圖案則以金色線盤成;四周通常無邊飾;清代則較多彩色,底子顏色很深,有紺色、黑色和深紅等,往往飾有花邊。明代四、五、七、八品的文官徽誌,很多是一對禽鳥,清代則一概是單隻禽鳥。明代章補用織的;清代大致是彩線繡成再缝於官服上。
此次展出館藏章補多為清末官場之物,但繡工精美,可視為藝術性繡品。
國立歷史博物館歷次展覽紀念章
歷史博物館庭園內盛開的杜鵑花,以最熱情綻放的姿態歡迎每一位到訪的來客。
▷ 看看現在有什麼展覽... Go!
▷ 看更多展覽心得文章... Go!